漢語“舂”拼音是chōng ,注音是ㄔㄨㄥ,解釋:“1.把谷物以杵臼搗去皮殼。說文解字:『舂,搗粟也。』如:『舂藥』。唐˙張籍˙羁旅行詩:『主人舂米為夜食,晨雞喔喔茅屋傍。...”,對應Emoji符号:舂。
- 字詞: 舂
- 注音: ㄔㄨㄥ
- 拼音: chōng
- 發音: chong1
- 解釋:
1.把谷物以杵臼搗去皮殼。說文解字:『舂,搗粟也。』如:『舂藥』。唐˙張籍˙羁旅行詩:『主人舂米為夜食,晨雞喔喔茅屋傍。』
2.突擊﹑刺擊。史記˙卷三十三˙魯周公世家:『富父終甥,舂其喉,以戈惕。』唐˙白居易˙潛别離詩:『深籠夜鎖獨栖鳥,利劍舂斷連理枝。』古代的一種刑罰。婦女犯罪時以舂米代替軍役。周禮˙秋官˙司厲:『其奴,男子入于罪隸,女子入于舂﹑?。』 - 編号: 116302
- 首字: 舂
- 首字拼音: chōng
- Emoji組合: 無
- 單字解釋:舂 (鍊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)
仿宋矢量字庫:

楷體矢量字庫:

黑體矢量字庫:

重要提示:本站部分内容原始數據來自台灣繁體詞典,僅供學習中華漢語言文字查詢使用,其部分内容可能因為與中國大陸文化、思想和政治觀點不同而有分歧,如果您發現有在中國有關部門看來不合适的内容,請填寫反饋表單及時與我們聯系,本站将在二個工作日内處理、回複,謝謝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