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“明”拼音是míng ,注音是ㄇ|ㄥˊ,解釋:“1.通曉。如:『明了』、『明白』、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人。』2.使通曉。左傳˙僖公二十二年:『明恥教戰,求殺敵也。』3.昭...”,對應Emoji符号:🔆。
- 字詞: 明
- 注音: ㄇ|ㄥˊ
- 拼音: míng
- 發音: ming2
- 解釋:
1.通曉。如:『明了』、『明白』、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人。』
2.使通曉。左傳˙僖公二十二年:『明恥教戰,求殺敵也。』
3.昭示、彰顯。禮記˙郊特牲:『天垂象,聖人則之郊,所以明天道也。』
4.發亮。詩經˙齊風˙雞鳴:『東方明矣,朝既昌矣。』
1.光亮的。如:『明月』、『明亮』。文選˙謝惠連˙秋懷詩:『皎皎天月明。』
2.清晰的。漢書˙卷五十二˙韓安國傳:『清水明鏡,不可以逃形。』
3.聰慧、悟性很高。如:『聰明』、『明智』。文選˙陳琳˙檄吳将校部曲文:『夫見機而作,不處兇危,上聖之明也。』
4.公開的、顯露的。如:『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。』
5.才德高顯的。如:『明主』、『明君』。
6.磊落的。如:『明人不做暗事』。
7.幹淨、整潔。如:『窗明幾淨』。
8.顯著的。如:『明顯』、『明效』。1
1.視覺﹑目力。禮記˙檀弓上:『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。』三國˙魏˙王粲˙贈文叔良詩:『視明聽聰,靡事不惟。』
2.陽。相對于『陰』。史記˙卷一˙五帝本紀:『順天地之紀,幽明之占,死生之說,存亡之難。』
3.神靈。如:『神明』。
4.朝代名。見『明朝』條。
5.姓。如清代有明耀光。 - 編号: 67494
- 首字: 明
- 首字拼音: míng
- Emoji組合: 🔆 (高亮度)
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“明”對應Emoji表情符号“🔆 (高亮度)”,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号:🔆
還有橫排PNG圖片
及動畫GIF圖片
也方便大家複制粘貼到微信、QQ等地方,點擊:Emoji符号"🔆"和圖片鍊接,還可以查看該符号在《EmojiAll表情詞典》中更詳細的介紹。 - 單字解釋:明 (鍊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)
仿宋矢量字庫:
![明 (仿宋矢量字庫)](/simfang/%E6%98%8E.png)
楷體矢量字庫:
![明 (楷體矢量字庫)](/simkai/%E6%98%8E.png)
黑體矢量字庫:
![明 (黑體矢量字庫)](/simhei/%E6%98%8E.png)
重要提示:本站部分内容原始數據來自台灣繁體詞典,僅供學習中華漢語言文字查詢使用,其部分内容可能因為與中國大陸文化、思想和政治觀點不同而有分歧,如果您發現有在中國有關部門看來不合适的内容,請填寫反饋表單及時與我們聯系,本站将在二個工作日内處理、回複,謝謝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