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“甯”拼音是níng ,注音是ㄋ|ㄥˊ,解釋:“安定。如:『安甯』。詩經˙小雅˙常棣:『喪亂既平,既安且甯。』遼史˙卷三十一˙營衛志上:『随陽遷徙,歲無甯居。』1.省視...”,對應Emoji符号:🤫。
- 字詞: 甯
- 注音: ㄋ|ㄥˊ
- 拼音: níng
- 發音: ning2
- 解釋:
安定。如:『安甯』。詩經˙小雅˙常棣:『喪亂既平,既安且甯。』遼史˙卷三十一˙營衛志上:『随陽遷徙,歲無甯居。』
1.省視、問安。如:『歸甯』。唐˙韓愈˙贈張童子序:『童子請于其官之長,随父而甯母。』
2.回家。喻世明言˙卷二十六˙沈小官一鳥害七命:『沈昱并原告人,甯家聽侯。』
3.平息。唐˙李峤˙為水潦災異陳情表:『以甯衆口之嚣謗,以答三靈之譴咎。』
1.情願、甯願。表示選擇後的結果。如:『甯可』、『甯死不屈』、『甯缺毋濫』。論語˙八佾:『禮與其奢也,甯儉。』史記˙卷七˙項羽本紀:『吾甯鬥智,不能 鬥力。』
2.豈、難道。戰國策˙趙策三:『十人而從一人者,甯力不勝,智不若耶?』唐˙王勃˙滕王閣序:『老當益壯,甯移白首之心?』
3.乃、竟然。詩經˙大雅˙瞻卬:『心之憂矣,甯自今矣。』三國志˙卷二十七˙魏書˙胡質傳:『胡通達,長者也,甯有子孫不?』
1.清朝以南京為江甯府治,故簡稱為『甯』。如:『甯漢分裂』。今稱為『京』。
2.甯夏省的簡稱。語氣助詞,無義。如:『甯耐』。左傳˙襄公三十一年:『賓至如歸,無甯菑害。』
又:ㄋ|ㄥˋ - 編号: 41650
- 首字: 甯
- 首字拼音: níng
- Emoji組合: 🤫 (噓), 🔕 (靜音), 🔇 (關掉喇叭)
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“甯”對應Emoji表情符号“🤫 (噓), 🔕 (靜音), 🔇 (關掉喇叭)”,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号:🤫🔕🔇
還有橫排PNG圖片
及動畫GIF圖片
也方便大家複制粘貼到微信、QQ等地方,還可以查看該符号在《EmojiAll表情詞典》中更詳細的介紹。 - 單字解釋:甯 (鍊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)
仿宋矢量字庫:
![甯 (仿宋矢量字庫)](/simfang/%E5%AE%81.png)
楷體矢量字庫:
![甯 (楷體矢量字庫)](/simkai/%E5%AE%81.png)
黑體矢量字庫:
![甯 (黑體矢量字庫)](/simhei/%E5%AE%81.png)
重要提示:本站部分内容原始數據來自台灣繁體詞典,僅供學習中華漢語言文字查詢使用,其部分内容可能因為與中國大陸文化、思想和政治觀點不同而有分歧,如果您發現有在中國有關部門看來不合适的内容,請填寫反饋表單及時與我們聯系,本站将在二個工作日内處理、回複,謝謝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