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“函”拼音是hán ,注音是ㄏㄢˊ,解釋:“1.舌頭。說文解字:『函,舌也。』2.铠甲、護身甲。周禮˙冬官考工記:『燕無函,秦無廬,胡無弓車。』鄭玄˙注引鄭司農雲:...”,對應Emoji符号:✉。
- 字詞: 函
- 注音: ㄏㄢˊ
- 拼音: hán
- 發音: han2
- 解釋:
1.舌頭。說文解字:『函,舌也。』
2.铠甲、護身甲。周禮˙冬官考工記:『燕無函,秦無廬,胡無弓車。』鄭玄˙注引鄭司農雲:『函,铠也。』
3.匣、盒子。如:『劍函』、『鏡函』、『石函』。史記˙卷八十六˙刺客傳˙荊轲傳:『荊轲奉樊于期頭函,而秦舞陽奉地圖柙,以次進。』
4.套子、封套。如:『全書共十函』。唐˙張彥遠˙法書要錄˙卷三˙武平一徐氏法書記:『時見宮人出六十餘函,于億歲殿曝之,多裝以镂牙軸﹑紫羅褾。』
5.書信、信件。如:『來函』、『函件』。三國˙魏˙吳質˙答東阿王書:『信到,奉所惠贶,發函伸紙。』唐˙李商隐˙隋宮詩:『乘興南遊不戒嚴,九重誰省谏書 函。』
6.現行公文的一顔用于各級機關公文往返,或人民與機關間的申請與答複。如:『公函』、『申請函』。
1.包容、容納。詩經˙周頌˙載芟:『播厥百谷,實函斯活。』鄭玄˙箋:『函,含也。』漢書˙卷一○○˙叙傳上:『函之如海,養之如春。』顔師古˙注:『函,容也。』
2.用木盒盛裝,并加以密封。戰國策˙燕策三:『乃遂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。』新五 代史˙卷三十七˙伶官傳˙序:『方其系燕父子以組,函梁君臣之首,入于太廟。』
3.陷入。漢書˙卷六十二˙司馬遷傳:『所以隐忍苟活,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。』唐˙柳宗元˙古東門行:『當街一叱百吏走,馮敬胸中函匕首。』 - 編号: 17212
- 首字: 函
- 首字拼音: hán
- Emoji組合: ✉ (郵件)
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“函”對應Emoji表情符号“✉ (郵件)”,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号:✉
還有橫排PNG圖片
及動畫GIF圖片
也方便大家複制粘貼到微信、QQ等地方,點擊:Emoji符号"✉"和圖片鍊接,還可以查看該符号在《EmojiAll表情詞典》中更詳細的介紹。 - 單字解釋:函 (鍊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)
仿宋矢量字庫:

楷體矢量字庫:

黑體矢量字庫:

重要提示:本站部分内容原始數據來自台灣繁體詞典,僅供學習中華漢語言文字查詢使用,其部分内容可能因為與中國大陸文化、思想和政治觀點不同而有分歧,如果您發現有在中國有關部門看來不合适的内容,請填寫反饋表單及時與我們聯系,本站将在二個工作日内處理、回複,謝謝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