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“縪”拼音是bì ,注音是ㄅ|ˋ,解释:“1.古时帽冠上的接缝处。仪礼˙既夕礼:『冠六升,外縪,缨条属厌。』郑玄˙注:『縪,谓缝着于武也。』贾公彦˙疏:『武谓冠卷...”,对应Emoji符号:縪。
- 字词: 縪
- 注音: ㄅ|ˋ
- 拼音: bì
- 发音: bi4
- 解释:
1.古时帽冠上的接缝处。仪礼˙既夕礼:『冠六升,外縪,缨条属厌。』郑玄˙注:『縪,谓缝着于武也。』贾公彦˙疏:『武谓冠卷,以冠前后皆缝着于武……若凶冠,从武下外缝之,谓之外縪。』
2.古时遮蔽膝盖用的朝服,多以柔皮制成。通『』。 - 编号: 109704
- 首字: 縪
- 首字拼音: bì
- Emoji组合: 无
- 单字解释:縪 (链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)
仿宋矢量字库:
楷体矢量字库:
黑体矢量字库:
重要提示:本站部分内容原始数据来自台湾繁体词典,仅供学习中华汉语言文字查询使用,其部分内容可能因为与中国大陆文化、思想和政治观点不同而有分歧,如果您发现有在中国有关部门看来不合适的内容,请填写反馈表单及时与我们联系,本站将在二个工作日内处理、回复,谢谢理解和支持。